2020-11-05 01:02 聯合報 / 記者簡浩正/專訪
朱樹勳完成台灣第一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,被譽為台灣心臟外科先驅、心臟救星。記者季相儒/攝影
「相信自己,即便孤身一人也要往前走去。」朱樹勳完成台灣第一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,被譽為台灣心臟外科先驅、心臟救星,用心傳承培育出多位台大醫院心臟科傑出人才。
83歲的朱樹勳,回首從醫56年來時路,選擇進入心臟外科,至今沒有後悔。獲得本屆醫療奉獻獎,他謙虛的說,這一路走來雖辛苦,「感謝上天保佑,團隊支持。」才能順利走到現在。
學醫過程雖忙碌,也開啟朱樹勳對生命的好奇。尤其大三上的解剖學課程,影響了他的一生。當年解剖學課程的兼任授課老師,是名開業醫師,上課時用實務的角度教學,傳達救治患者的成就感,讓他決定要往外科走,且適逢心外才剛起步,於是選擇投入心臟外科。
1971~1973年,朱樹勳(右)在德州心臟醫學中心擔當第一助手。圖/朱樹勳提供
赴美深造開心手術
當年開心手術成功率只有五成,有患者急救後仍不治,而美國開心手術成功率卻達九成,因此他在1971年前往美國德州心臟學院學習。
朱樹勳說,當年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一年開刀僅30至50例,但德州心臟學院一年開刀達3000多例。在美國學習的日子,每天都是新體驗,他不只習得心臟繞道手術技術,連許多教科書上沒有的技術也學到了。
1973年學成返台,他將在德州所學帶進台大醫院,開刀的案例也從一年50例陸續提高到400例。手術技術進步與成功率提高,患者開刀意願提升,讓他很有成就感。
不過人生總有突發狀況,他回憶剛升上總醫師時,有天值夜班,接到一名患者胸部插著一把刀走進來,隨即心臟停止並大量出血,他立即進行手術,成功將患者救回。這是台灣第一例心臟停止後開胸急救成功的案例,也成為他的第一篇論文發表。
在台大從醫期間,朱樹勳陸續造就冠狀動脈手術、同種心瓣膜移植等24項第一例。在擔任台大外科部主任時,更建立心臟移植團隊合作模式、急診檢傷分類制度、台大外科人才培養制度,並參與亞洲首例腎臟移植。
心臟外科生涯中,朱樹勳除成功完成國內首例換心手術,最難忘的是雙心人及三心人手術。1989年時,有名心衰竭患者因體重差距,所配對的心臟大小有別,但患者原本的心臟還能用,朱樹勳決定將配對心臟種在患者心臟右邊,由兩個心臟共同循環,完成首例雙心手術。
朱樹勳(後排中)帶領亞東醫院醫療團隊,施行第一台開心手術。圖/朱樹勳提供
1999年時,朱樹勳決定再度接受挑戰,離開台大醫院接下板橋亞東醫院院長一職,並完成多項「不可能的任務」。
2000年時,亞東醫院一名接受心臟移植患者,因術後無法脫離人工心肺機,只能以葉克膜等待。後來剛好有名捐贈者的心臟因右心室受創,無法給予原移植者,朱樹勳靈機一動,決定將這顆心再「種」到他的患者右胸,讓兩顆來自不同人的心一同供應該患者,成為世界首例的三心人。病患因此延長壽命15年後,才因心臟衰竭而過世。
2006年亞東醫院通過評鑑,取得醫學中心資格,並多次通過評鑑,他成功讓亞東醫院脫胎換骨,成為板橋地區的優質醫學中心品牌。
為深入推動以病人為中心的做法,朱樹勳(右)帶領推動全院主治醫師住院一日,體驗病患的情境。圖/朱樹勳提供
已完成逾6000例心臟手術的朱樹勳,卸下亞東醫院院長後,目前擔任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副董事長職務,更重拾畫畫興趣,並保持每天運動與快樂心情。他說,現雖已不執刀,但仍維持心臟外科門診。
面對從醫環境的惡化,朱樹勳也勸勉年輕醫師:應努力創新,克服醫療上所有的困難,提升醫療品質;對病人應抱著謙卑的精神,做好全人醫療的照顧。最重要的是,養成終身學習的精神,醫學技術「學無止境」,也是從醫接近一甲子的他,至今仍實踐的道理。